本文共 9334 字,大约阅读时间需要 31 分钟。
2019-6-19
计算机组成习题答案+部分解析,是自己做的,所以可能有些错误 答案用 答案 标注,注释用 注释 标注 P** 为书本的第几页,书本如下图所示,一、填空题
设二进制数X=2+100 ×(—0.10101100),用15个二进制位来表示它的浮点数,阶码用5位,其中阶符用2位;尾数用10位,其中符号用2位(2100中的100为二进制数)
(1)阶码用补码表示,尾数用原码表示的X的机器数为: 阶码 00100 ;尾数 11.10101100 。 阶码的最高符号位恒为0 (2)阶码用移码表示,尾数用补码表示的X的机器数为: 阶码 01100 ;尾数 11.01010100 。 2.生成多项式G(X)=X4+X1+X0 对应的二进制数为 10011 ,以此多项式进行CRC编码,其校验位的位数是 4 位。 P65,校验位的位数是多项式的最高次幂,多项式从最高次幂开始,系数不为零的则对应的二进制数是1,系数为零的则对应的二进制数是0微程序控制器的核心部件是存储微程序的 控制存储器 ,它一般用ROM构成。
P121512K×16的存储器中,由64K×1的2164RAM芯片构成(芯片内是4个128×128结构),问总共需要 128 个RAM芯片,采用分散式刷新,如最大刷新间隔不超过2ms,则刷新信号的周期是 15.625μs ;若采用集中式刷新,设读写周期为0.1μs,存储器刷新一遍最少用 12.8μs 。刷新计数器有 7 位。
P82,第二个空为:间隔÷行数,2ms/128=15.625;第三空为:周期×行数,128×0.1=12.8,第四空为128=27。微程序控制器中,微程序由若干条 微指令 组成,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相应指令的第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由 操作码译码 得到,之后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由 微指令的下址字段 指出。
P121硬布线控制的控制器由 逻辑线路直接连线 产生全机所需的操作控制命令。
虚拟存储器指的是 主存 - 辅存 层次,在运行时,CPU根据程序指令地址生成的地址是 逻辑地址(虚地址),该地址经过转换形成 物理地址(实地址) 。
8.CPU可以直接访问 高速缓存(cache) 和 主存 ,但不能直接访问磁盘和光盘。构成运算器的核心部件是 算数逻辑单元 ,而该核心部件的基本逻辑结构是 超前进位加法器 ,如目前国际流行的SN74181就是这种结构。
决定指令执行顺序的寄存器是 ,而记录指令执行结构的状态的寄存器是 ,在发生中断时,它们将会被保存在 中。
设基址寄存器内容为0400H,PC的内容为2000H,则指令的地址码部分为50H,内存中部分单元的内容如下:
| 地址- | -内容- | - 地址- | -内容- | |0050H | 1200H | 1200H | 1550H | |0400H | 1300H | 143FH | 103FH | |0450H | 1400H | 2050H | 2400H | |1050H | 1150H | 2400H | 0400H | |1150H | 1500H | 写出若当前指令为下列各种寻址方式时,操作数是多少? (1)立即寻址方式:操作数为 50H 。 立即寻址,所需的操作数由指令的地址码部分直接给出,即地址码就是操作数。地址码为50H,操作数就是50H (2)间接寻址方式:操作数为 1550H 。 间接寻址,指令中地址码字段给出的是存放操作数地址的存储单元地址,简称操作数地址的地址,放在寄存器中的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操作数放在内存中。由指令的地址码部分为50H得到操作数的地址为1200H,由1200H得到操作数为1550H (3)基址寻址方式:操作数为 1400H 。 基址寻址,操作数为基址寄存器内容+指令的地址码。0400H+50H,地址0450H中的内容为1400H (4)相对寻址方式:操作数为 2400H 。 相对寻址,操作数为PC的内容+位移量。2000H+50H,地址2050H中的内容为2400H P93主存储器容量为16MB,虚存容量为4GB,则虚拟地址为 32 位,物理地址为 24 位,如果页面大小为4KB,则页表的长度为 220 。
第一空为4GB=232,第二空为16MB=224,第三空为232 / 212=220微程序控制器中,微程序由若干条微指令组成,存放在控制存储器中;相应指令的第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由 操作码译码 得到,之后下一条微指令的地址由 微指令的下址字段 指出。
设X的符号为Xf,Y的符号为Yf,加法运算结果的符号为Sf,则判断溢出的逻辑表达式为V= Xf反Yf反Sf+XfYfSf反,即两个符号相同的数相运算,其运算结果符号相反则溢出。
从计算机指令系统设计的角度,可将计算机分为复杂指令集系统计算机和 精简指令集计算机系统 。
假设微处理器的主振频率为200MHZ,每个指令周期平均为2.5个CPU周期,每个CPU周期平均包括2个主频周期,则它的平均运算速度近似为 40 MIPS。
200M / 2.5 / 2 = 40若采用偶校验,数据0011011的校验位是 0 。
P61,偶校验即“1”的个数为偶数。题目中1的个数已经为偶数了,所以校验位应该为0,保持“1”为偶数。某模型机如下图所示,→代表控制信号,代表数据信号,请在横线上填入计算机硬件系统基本组成部件的名称。
在定点运算中,当运算结果超出 机器数表达范围 时称为溢出,若用双符号S0´S0的补码表示,则当S0´S0 为 10或01 时为溢出。
CPU通常至少有 程序计数器(PC),指令寄存器(IR),地址寄存器(AR)、数据寄存器、程序状态字寄存器(PSW)和累加器六个寄存器。
二、选择题
20. 组成一个运算器需要多个部件,但下面所列( D )不是组成运算器的部件。 A. 状态寄存器 B. 数据总线 C. ALU D. 地址寄存器 运算器ALU主要由寄存器和算术逻辑线路构成,寄存器包括状态寄存器,算术逻辑线路主要是完成各种运算功能,因此会涉及数据总线 21. 存储周期是指( D )。 A. 存储器的读出时间 B. 存储器进行连续读和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C. 存储器的写入时间 D. 存储器进行连续写操作所允许的最短时间间隔 P70 22. 采用寄存器间接寻址方式,则操作数在 ( A )中。 A. 主存 B.寄存器 C. 直接存取存储器 D. 磁盘 P95,寄存器间接寻址,寄存器中的是操作数的地址,而操作数放在内存中 23. 在指令格式中,采用扩展操作码设计方案的目的是 ( C )。 A. 减少指令字长度 B. 增加指令字长度 C. 保持指令字长度不变而增加指令操作的数量 D. 保持指令字长度不变而增加寻址空间 P90,操作码扩充到地址字段,在不增加指令长度的情况下扩展操作码长度,使能表示更多的指令 24. 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字节是操作码,第二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第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若该指令的地址为2003H,要求转移到200AH地址,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应为 ( A )。 A. 05H B. 06H C. 07H D.08H P95,由“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第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可知取出完整指令后该指令的地址从2003H变为2005H,相对位移量为:200AH - 2005H = 05H(原码),补码为05H,因此选C 25. 关于超前进位加法器,以下叙述错误的是( B )。 A. 超前进位解决的问题是进位的传递速度 B. 各位的进位不仅与两个参加操作的数有关,还与低位的进位相关 C. 由于各位的操作数是同时给出的,各进位信号几乎可以同时产生 D. 运算速度高于串行进位加法器 P14 26. 某一SRAM 芯片,其容量为10248位,包括电源、接地端、读写控制、片选信号,该芯片引脚的最小数目为 ( B )。 A. 20 B. 22 C. 25 D. 30 **由“其容量为10248位”可知1024=210,因此需要10个地址引脚+8个地址引脚,“电源、接地端、读写控制、片选信号”分别需要1个引脚,因此10+8+4=22** 27. 计算机的存储系统是指( D ). A. RAM B. ROM C. RAM和ROM D. CACHE、主存和辅存 P165 28. 在微程序控制方式中,机器指令和微指令的关系是 ( B )。 A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B 每一条机器指令由一段(或一个)微程序来解释执行 C 一段机器指令组成的工作程序可由一条微指令来解释执行 D 一条微指令由若干条机器指令组成 P121 29. 为使虚存系统有效的发挥其预期的作用,所运行的程序应具有的特性是 ( A )。 A. 该程序不应含有过多的I/O操作 B. 该程序的大小不应超过实际的内存容量 C. 该程序的大小不应小于实际的内存容量 D. 该程序的指令间相关不应过多 30. 相联存储器是按 ( C )进行寻址的存储器。 A. 地址指定方式 B. 堆栈存储方式 C. 内容指定方式 D. 地址指定方式和堆栈存储方式结合 31. 假设微处理器的主振频率为50MHZ,两个时钟周期组成一个机器周期,平均三个机器周期完成一条指令,则它的平均运算速度近似为 ( C )MIPS。 A. 2 B. 3 C. 8 D.15 50÷(2×3)≈8 32. 下列叙述中,不能反映RISC特征的是 ( D ) 。 A. 简单的指令系统 B. 指令长度不可变 C. 执行每条指令所需的机器周期数的平均值小于2 D. 使用微程序控制器 33. 采用增量与下地址结合方式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其基本思想是 ( B )。 A、 用程序计数器PC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B、 通过微指令顺序控制字段中由设计者指定或者由设计者指定的判断字段,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C、 用微程序计数加MPC来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D、 通过指令中指定一个专门字段来控制产生后继微指令地址。 34. 微型机系统中,主机和高速硬盘进行数据交换一般采用( D )方式。 A. 程序中断方式 B.程序直接控制 C.通道方式 D.直接存储器存取(DMA) 35. 50多年来,计算机系统结构有了很大新发展,但原则上变化不大,习惯上仍称之为 ( D ) 机。 A.牛顿 B.爱因斯坦 C.爱迪生 D. 冯. 诺依曼 17.一条指令通常分为两个部分:(A) 和地址码。 A. 操作码 B. 微操作码 C. 控制码 D. 微地址码 36. 浮点数的表示范围和精度取决于 (A) 。 A. 阶码的位数和尾数的位数; B. 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的位数; C. 阶码采用的编码和尾数采用的编码;D. 阶码的位数和尾数采用的编码。 37. 串行运算器是一种最简单的运算器,其运算规则是:按时间先后次序 (A) 。 A. 由低位到高位逐位运算 B. 由高位到低位逐位运算 C. 由低位到高位先行进位运算 D. 由高位到低位先行借位运算 38. 浮点数N=M×RE,若阶的基数R=2,则下列补码 (C) 为规格化的数。 A. 0.00101110 B. 1.11001010 C. 1.01010011 D. 0.01001001 规格化的补码:符号位与最高数值位不一样三、分析计算或设计
39. 已知 x=0.1011,y=-0.1001 ,用补码一位乘法计算x×y (要求过程) 。 P492.已知 X=2-01×(+0.101101),Y=2+11×(-0.100110),求X×Y。(要求阶码用双符号位移码表示并运算,尾数用补码表示并用补码二位乘法计算)
P543.设生成多项式为x3+x1+1,试写出对应的二进制码,并计算数据信息1010101的CRC编码。
P64 ①生成对应的二进制码,②求校验码的位数r,③校验码值=[(数据左移r位(低位补零)) / 生成的二进制码]的余数(采用 模2除),④生成CRC码直接寻址:形式地址有8位,28=256 间接寻址、变址寻址、相对寻址:寄存器字长为16位,216=65536
某微程序控制器中,已知全机共有微命令20个(采用直接控制),可判断条件有4个(译码控制),微指令字长30位。请设计微命令的具体格式,控制存储器的容量为多少?
某机采用微程序控制方式,微指令字长24位,采用水平编码控制的微指令格式,共有微命令30个,构成4个相互排斥类,各包含5个,8个,14个,3个微命令,外部条件3个(直接控制)。
1) 控制存储器的容量应为多少? 2) 设计出具体微指令的具体格式。P121、P130 “4个相互排斥类”,因为是排斥类,考虑每类必须增加一种不发命令的情况,因此5、8、14、3都需要+1,变成6、9、15、4,而22<6<23,23<9<24,23<15<24,21<4≤22,分别需要3、4、4、2位。 “外部条件3个”,因此BCF为3位。 24-3-4-4-2-3=8位,因此BAF为8位。
8.存储器分布图如下所示(按字节编址),现有芯片ROM 8K8和RAM 8K4,设计此存储系统,将RAM和ROM与CPU连接。
RAM1 0000H—3FFFH ROM A000H—BFFFH 0000H—3FFFH 总共有4000H = 4×163 = 214 ,而RAM 8K4中 8K = 213, 214 / 213 = 2,所以RAM需要2片。 A000H—BFFFH 总共有2000H = 2×163 = 213,而ROM 8K8中 8K = 213, 213 / 213 = 1,所以ROM需要1片。“cache由64个存储块构成,每组包含4个存储块”,因此有64/4=16组,为24,因此cache组号为4位。每组4个存储块,4=22,因此块号为2位。64个存储块,64=26,因此块内地址为6-2=4位。 主存中的组号与cache一样,因此为4位。4096个存储块,4096=212,标记位为12-4=8位。“每块由8个字组成,每字为32位”,每块8×32/8=32=25个字节,因此块内地址为5位。
11.设主存容量为4MB,虚存容量1GB,页面大小为4KB。
1) 写出主存地址格式。 页内地址+页面号 2) 写出虚存地址格式。 页内地址+页号 3) 页表长度为多少? 页表长度 = 1GB / 4KB = 230 / 212 = 218设某虚拟存储器有如下快表放在相联存储器中,其容量为8个存储单元,问按如下三个虚拟地址访问,主存的实际地址码各是多少?若无法形成主存地址,将会如何处理。(均为16进制)
某计算机字长16位,运算器16位,有16个通用寄存器,8种寻址方式,主存容量为64K字,指令中地址码有寻址方式字段和寄存器字段组成,试问:
1) 双操作数指令最多有多少条?某计算机字长16位,主存容量64KB,包含8个16位通用寄存器,采用单地址指令,共有100条指令,采用寄存器直接、存储器间接、变址和相对四种寻址方式,请设计该指令系统(即指令格式)并说明你的设计思想。
指令长度16位,包括4位基本操作码字段和3个4位地址字段,请设计成:15个3地址指令、15个2地址指令、15个1地址指令和 16个0地址指令。
设相对寻址的转移指令占两个字节,第一字节是操作码,第二字节是相对位移量(用补码表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第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设该指令的地址为2003H,要求转移到200AH,则转移指令的第二字节的内容为多少?若为2008H,要求转移到2001H地址,则该转移指令第二字节的内容应为什么?
因为“每当CPU从存储器取出第一个字节时,即自动完成(PC)+1→PC”,所以取出完整指令后2003H变为2005H,第二节(相对位移量)为:200AH - 2005H = 05H(原码),补码为05H。 2008H取出完整指令后为200AH,则200AH + X = 2001H,X = -9H,补码为11110111 => F7H P9517.已知某运算器的基本结构如图所示,它具有+(加)、-(减)、M(传送)三种操作。
简述SRAM和DRAM的区别。
SRAM是静态随机存储器,集成度低,价格高,不需要周期性刷新,存取速度快,用作cache。 DRAM是动态随机存储器,集成度高,价格低,需要周期性刷新,存取速度慢,用作主存。 P79、P171 (1)每片DRAM存储容量大约是SRAM的4倍。 (2)DRAM的价格比较便宜,大约只有SRAM的1/4。 (3)由于使用动态元件,DRAM所需功率大约只有SRAM的1/6。 (4)DRAM需要刷新,而SRAM不需要。 (5)SRAM一般用作容量不大的高速存储器,DRAM一般用作主存。简述同步控制方式和异步控制方式的区别。
两者最核心的区别:有无统一时序划分 P146静态存储器(SRAM)依靠什么来存储信息?为什么称为“静态”存储器?
静态存储器依靠双稳态电路的两个稳定状态来分别存储0和1.这类存储器在电源正常情况下,可以长期保存信息不变(除非重新写入),不需要动态刷新,所以称为“静态”存储器。 P71转载地址:http://ymun.baihongyu.com/